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
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

東湖評論:沉浸式旅游讓文化“浸”入人心

時間:2023-10-12 10:33    來源:荊楚網  字體:  打印  播報

沉浸式演藝、沉浸式夜游、沉浸式展覽展示、沉浸式街區等一系列新穎的旅游形式收獲了旅客們的青睞。從戲劇主題公園“只有紅樓夢·戲劇幻城”,到以輪船為舞臺的實景演出《知音號》……形式多樣、場景真實、體驗豐富地旅游演藝精品項目讓傳統文化穿越時空,生動鮮活地令觀者身臨其境,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鳴和思維認同,讓優秀中華文化“浸”入人心。

沉浸式旅游作為一種新業態、新模式、新產品,是伴隨著體驗經濟出現的,依托黑科技賦能講好中國故事,通過復刻場景、故事復現、互動體驗讓游客置身其中感悟文化的魅力。從常規的“觀景”創新為一步一“入景”,使得從前的故事“活”了起來,譬如河南清明上河園借助IMAX巨型球形屏幕,讓游客們360度感受傳世佳作《清明上河圖》,“穿越”到宋朝,更近距離地體驗宋代的市井生活,欣賞宋代清幽雅致美學。

科技加持沉浸式旅游走熱的背后,也折射出人民群眾對文旅市場的新期待、精神生活的新追求。走馬觀花式的“趕景點”漸漸無法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,大眾更愿意選擇深度游覽、互動式休閑的有趣體驗。旅客需求朝著高品質、多樣化的轉變也倒逼各地各大景點轉型升級,因地制宜挖掘當地旅游資源,提取當地文化特色,打造一個能夠滿足游客游覽、體驗、消費的全鏈條,使旅游產品的生命力更具持續性。

但目前也存在著同質化嚴重、簡單照搬等“套模板”的文旅產品,究其原因,還是地方文化內涵的缺失,表面是加入了科技元素的投影場景,舉目都是漢服文化,兜售的皆是缺乏吸引力的周邊產品。在同質化之風的裹挾下,為了搭上沉浸式的東風卻缺乏內涵。說到底還是需要在本土優質文化上下功夫,不同的地域孕育獨特的文化,而這種差異性恰恰才是吸引游客的關鍵所在。打造沉浸式文旅產品重要的還是其精神文化內核,要多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,挖掘提煉獨有的自然、人文文化,讓魅力文化打動人心、令人駐足。只有生根于本土,文旅融合才能迸發強大生命力。

( 責任編輯:葉嵐    新聞報料:8110110    版權聲明

推薦閱讀
热AV东京热热AV东京热